本网讯(孙广峰)7月22日上午,新乡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第五届五次暨六届一次理事会会议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五届理事会所做主要工作,选举产生了六届理事会组成人员,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刘建华当选为市老促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会议由五届理事会会常务副会长牛建国主持,河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张程锋、副秘书长吕五权,新乡市委常委、副书记于燕、副市长武胜军出席了会议。
张程锋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老区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理清工作思路,传承老区精神,积极担当作为。要注重提升宣传、调查研究、帮扶行动、红色资源开发等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助推老区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加强老促会自身建设,在推动老区振兴中再立新功。
于燕指出,近年来,市老促会第五届理事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加快老区发展建设的要求,深入老区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坚持为老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赢得了老区人民的认可和赞誉。全市各级、各届从事老促会工作的同志,不顾年事已高,心系老区建设,为促进老区建设发展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相信新一届老促会能够继续弘扬老区精神,紧紧围绕推动老区振兴献计出力,在加快老区发展中再创新佳绩、再上新台阶。希望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汇聚更多资源、凝聚更强力量,继续在推进老区发展建设上发挥更大作用。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市老促会和老区发展工作,相关单位要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共同营造重视老促会、关心老促会、支持老促会工作的良好氛围,推动市老促会工作出新出彩。
杨玉增代表新乡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第五届理事会在大会上作了工作报告。杨玉增指出,五届理事会自2014年换届以来,先后组织开展各种调研活动20余次,撰写调研报告14篇,字数7万余字。多数调研成果进入市委、市政府指导老区工作的决策。先后争取到省老促会支持老区建设发展项目16个,争取省财政扶贫、以工代赈资金382.7万元,项目涉及7个县(市)14个乡(镇)24个老区村。2021年,三次争取省老促会向我市遭受洪涝灾害的老区群众捐款捐物60余万元。统筹安排老区专项发展资金老区建设项目62个,资金557万元,覆盖全市8个县(市、区)53个老区村,解决和改善老区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先后向省老促会申报特困家庭大学生160名,分别享受学费全免待遇和1万元助学金待遇。救助新乡市特困大学新生100名,资助金额25万元。6年时间里,先后组织有关医疗部门为老区人民开展走基层送健康活动。协调专家80多名,派出专家3000余人次,共出动车辆500余辆次,涉及300多个村庄(社区),出资120余万元,赠送药品器械价值10余万元,发放防病治病宣传材料10余万份,老区受益群众达6万余人。为全市妇女儿童举办各类培训班125余期9660余人次,争取中国儿童基金会对我市老区264名中小学女生连续三年捐款资助共计31.14万元。普查统计红色遗址47处,统一部署编纂《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工作。卫辉市南太行八路军抗战纪念馆在2021年6月还被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河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命名为“弘扬老区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示范基地”。坚持大力弘扬老区精神,刊发老区稿件980多篇,播发老区报道440余篇,详细讲述了新乡市老区村的革命历史、发展变化、英模人物,使全市人民对老区有了新的认识。
新当选的市老促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刘建华在会议上表示,新乡老促会是一个肩负光荣使命、具有光荣传统的优秀团体。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各位五届老促会的老领导、老同志们坚持不懈地为老区发展谋思路、出主意、想对策;坚持不懈地为老区办好事、做实事;坚持不懈地做好红色遗址、遗迹保护利用工作;坚持不懈地抓好革命老区宣传工作,在全社会营造了传承老区精神、支持服务老区建设的浓厚氛围。
作为新一届理事会的同志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出台的《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严格落实中国老促会第七届理事会会长支树平同志提出的“四个突出抓好”的明确要求,坚持以老区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跟形势、服务大局,在市老促会历届理事会打下的坚实基础之上,凝聚力量、开拓进取,把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不辜负市委、市政府的重托和全市老区人民的深切厚望。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志士仁人的影响力,动员更多社会力量支持老区的发展建设,着力解决老区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帮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为老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踏上新征程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