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褚金铸) “郭XX于2016年6月安排有关人员在托市小麦收购过程中,采取重复过磅、开具虚假收购单据的方式,套取收购资金38万余元。2022年3月,郭XX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通报的这10起案例非常典型,既有粮食系统领导干部,也有普通职工,他们的违纪违法环节就在我们日常工作的流程,我一定会严格要求自己,严格按规矩办事。”
南召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一名同志在参加县纪委监委组织的教育警示大会后深有感触地说。
南召县纪委监委在“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作风建设集中整顿工作中,把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作为主要切入点,重拳出击、深挖细查,持续加大案件查处力度,揪出一批贪得无厌的粮仓“硕鼠”,全面净化粮食系统发展环境,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观,做到“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坚决守好大国粮仓。
聚合力量推进。县纪委监委牵头管总,县委巡察办参与,采取“部、室、组、地”联动的方式,组织发改、市场监管、农业农村、财政、粮食和物资储备等主要涉粮单位深入查问题、查漏洞、查缺陷,摸清规律,扎实开展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治理走深走实。
教育警示开路。县纪委监委督促各涉粮单位以通报的粮食购销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为镜鉴,以扛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为目标,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或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多种形式开展警示教育,警醒全县涉粮单位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明底线,释放出从严查处的信号,突出震慑,警钟长鸣。
问题起底彻查。各涉粮单位紧紧围绕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对个人理想信念、党组织的粮食安全主体责任、职能部门的主体监管责任、国有粮食企业的执行落实、涉粮单位的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大起底、大排查,查摆全面,剖析透彻。目前共开展警示教育大会等专题活动8场次,350余名党员干部接受警示教育,查摆剖析问题50余个。
紧盯问题整改。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县纪委监委督促各涉粮单位落实“四个一”整改要求,即:列出一个问题清单、制定一个整改方案、建立一套整改台账、完善一批制度。对以案促改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开展专项治理、集中整改;对以案促改中发现的个性突出问题,坚持边查边改,立行立改。通过挂图作战、点面结合、分步实施、统筹推进、压茬进行、对账销号的方式,突出整改重点,强化整改时效,全面提升整改效果。
制度笼子扎紧。县纪委监委要求各涉粮单位围绕粮食收购、销售、存储三个环节,围绕责任、腐败、作风三类问题,围绕人、财、物三个重点,细化明责、履责、追责事项,对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动态调整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建立权力运行可查询、可追溯的反馈机制,堵塞漏洞,补齐短板,减少权力寻租和涉租空间,持续净化粮食系统政治生态。各涉粮单位共新建、修订完善各类规章制度30余个。
“民为国基,粮为民命,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南召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梁志豪表示,“我们将继续紧绷粮食安全弦,加大粮食购销领域腐败案件的查办力度,持续释放从严从快执纪问责的强烈信号,紧盯涉粮单位问题整改落实,推动涉粮以案促改向纵深发展,守护好大国粮仓,为谱写新时代南召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