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王鸿)铭记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6月29日,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101岁生日即将来临之际,新县老促会会长龚炳熹带领理事会成员到新县箭厂河乡开展“庆七一 感党恩 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党日活动,接受党性洗礼和革命传统教育。
“1926年夏,吴焕先等人在箭厂河乡四角曹门村建立了党小组。1927年2月,党小组吸收了从农民运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分子入党,在这里的一棵大松树下举行了入党宣誓,建立起了鄂豫边中心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鄂豫边中心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成立纪念地、大别山革命老区传承红色基因教育重要体验地---新县箭厂河乡竹林村鄂豫边中心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碑前,大家仔细聆听着讲解员的每一句讲解,边看边听、边想边悟,一个个英烈姓名映入眼帘,一幕幕英雄壮举淌过脑海……大家面向纪念碑,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用坚定有力的宣誓表达对党的执着信念和真挚情感,在铮铮誓言中回溯精神根脉、激发前行动力。
青山埋忠骨,“红田”铸忠魂。在“红田”惨案发生地,大家肃立在“红田”烈士纪念碑前,党员代表向“红田”英烈敬献花篮,新县老促会会长龚炳熹上前整理花篮缎带。缎带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苍酋有力,与“红田”碑隽交映生辉。“1927年腊月寒冬,黄麻起义受挫后,地主清乡反动武装勾结国民党军队侵犯箭厂河地区,残酷镇压革命群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反动分子在‘红田’墓碑前面这块不到30平方米的稻田,用极端残忍的手段,屠杀了程怀天等共产党员300多人。烈士们的鲜血浸透了整块稻田,当地群众崇敬地把这块地称为‘红田’……”纪念碑前,讲解员满怀深情的讲解着英烈事迹,令在场同志无不动容,全体党员低头默哀3分钟,致敬舍身取义、视死如归的革命英烈。默哀结束,大家围绕“红田”缓步前行,并依次向烈士纪念碑鞠躬致敬,表达对烈士的无限哀思和崇高敬意。
距离“红田惨案”旧址不到一公里的地方,有一所小学,叫列宁小学,列宁小学原是新县箭厂河乡的吴氏宗祠,“红田惨案”中牺牲的很多烈士,生前都曾经就读于这所学校。学校教室条件简陋,泥巴黑板、泥巴桌凳、屋外下雨屋内塘,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却培养出毕业学生500多人,参加红军长征的有80多人,其中约60多人担任了红军团级以上的干部。在列宁小学旧址,大家在革命先辈们曾经学习过的地方,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参观珍贵革命文物,听取革命烈士事迹介绍,认真聆听革命先辈们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诞生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以及老区“家家有烈士、户户有红军、处处埋忠骨、岭岭皆丰碑”的革命斗争史,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一个问候,一份牵挂;一声祝福,一缕真情。党的101岁生日即将来临,那些曾经为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老党员生活过得怎么样?龚炳熹始终牵挂于心。主题党日活动期间,龚炳熹一行还走访慰问了新县箭厂河乡方湾村方应金、方应长、蔡先勇3位50年以上党龄的老党员,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节日的祝福,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到老党员的心坎上。每到一处,龚炳熹都与老党员们亲切交谈,关心询问他们的日常生活、身体健康、医疗保障等情况,同时为他们送上慰问金,并倾听他们讲述入党和工作时的故事,叮嘱他们要多保重身体,保持老党员风范,继续发挥余热。
在箭厂河乡方湾村村部,龚炳熹一行观看了该村发展成果专题片,听取了村“两委”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开展乡村振兴衔接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共同交流探讨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对策。新县箭厂河乡党委书记汪福生陪同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