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党史博览 » 正文

新野县:厚植“两个健康”的沃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6-11  浏览次数:93841
核心提示:近年来,新野县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指示要求,加强党对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领导,着力强化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建设,打造高素质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队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有力促进了

近年来,新野县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指示要求,加强党对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领导,着力强化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建设,打造高素质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队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有力促进了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2021年,全县规上非公企业总产值100亿元,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

树牢理想信念强引领 新野县丰富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创建高标准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教育基地,开展联谊交友政策宣传、教育培训解决企业诉求提供法律服务引领广大民营企业家听党话、跟党走

建成“民营经济人士之家”。投资30万元建设民营经济联席会议办公室、民营企业诉求响应智慧服务平台、民营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促进中心,为企业家联谊交流搭建了完善的平台。据统计,去年以来,共组织旭润光电、明迪玩具等重点骨干企业开展座谈交流会8场次,举办企业家读书会6期,开展谈心谈话100多人次。

打造“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教育基地”。投资60万元,打造了总面积1000余平方米的展厅,用声、光、电技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共接待省内外参观学习单位150多家、民营企业1800多家。设立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为民营经济人士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完善的教育平台,累计接待民营经济人士500多人次。

为建强企业家队伍,新野县投资35万元,与格局屏天下(北京)教育机构合作成立了新野县企业家学院,去年以来,共举办网络视频培训课7期,专题培训5次,普惠培训3次,累计培训2600多人次,形成了常态化教育培养体系。

优化营商环境强服务新野县落实“企业服务日”制度,县处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企业,现场办公,面对面为企业排忧解。先后举办5期以纺织服装、电子元器件、玩具制造等产业为主题的政企“畅聊早餐会”,共商产业发展大计。成立金融服务、社保用工、政策科技、法治护航等8个企业服务专班,系统解决企业发展共性问题。全县540名副科级以上包联干部包联643家重点企业,共收集问题1032个,已办结解决980个,问题办结率达95%以上。

建立政企沟通服务、多渠道问题收集、分析研判等问题收集机制,完善包联领导干部问题办理和全流程台帐管理、全过程负责、全方位督导、全链条督办等问题解决机制设立企业问题库和责任单位库,规范问题快速收集、快速解决、全程跟踪、及时反馈的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去年成功进入“河南省2020年营商环境”先进区县行列。

新野县着力打通理顺堵点痛点,全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率先在全省实行分段规划核实和分期办理不动产权登记改革,全面推行项目建设“交地即发证”、商品房“交房即发证”模式,有效降低企业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县职教中心项目用地成交到发证所需的时间从30天左右缩短到1天,创新举措得到王凯省长表扬。率先实现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已与毗邻的湖北省襄阳市实现了8大类7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最大程度方便企业就地就近办事。采取以部门服务与企业承诺相结合、部门执法与企业守法相结合、第三方评估和容缺办理相结合的方法,2天内为新纺公司、新正方科技公司等企业补办相关手续、发放不动产证,为企业融资、上马新项目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强与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师范学院等院校建立校县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共同设立600万元“校企合作科技攻关专项”资金南阳理工学院与鼎泰高科建立产业学院,选派冯东华博士到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委会挂职,深度聚焦新野县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解决企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去年以来为科尔沁牛业南阳有限公司协调项目资金900万元,为旭润光电等三家企业争取到“机器换人”专项资金193万元,为鼎泰高科、旭润光电争取河南省技改示范项目专项资金978万元。依靠科技和创新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现有科技型企业66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13家企业申报通过科技创新项目15个,省、市级研发中心14家。

推进要素保障解难题 明确专班、制定方案,系统解决企业反映的资金、土地、用工等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制定管网建设、水价、自备井关停等供水问题一揽子解决方案,解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东区企业用水需求。组织全县1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企业实地走访座谈,组织金融沙龙、政府陪行长走企业“微银团”融资对接等金融直通车活动,累计为22家企业解决无还本续贷、降息、免罚息等难题51件,新增融资6972万元,累计支持127家企业,6个城乡基础设施项目融资贷款10.87亿元。成功举办了新野县首届金融集市,与企业达成融资意向近1500万元。深入推行金融产品创新“一行一品”,新发放存货质押、农房抵押、集体土地厂房抵押、仓储抵押、纯信用贷等创新产品贷款1.92亿元建立高技能人才数据库,组织专项招聘会,每月“企业招聘日”,举办“人才集市”,线上发布企业用工信息,线下现场宣传招工信息面对面对接解决企业用工需求。突出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建成投用一期二期标准化厂房共计30万平方米,三期30万平方米建设初步完工,有效解决招商项目用地难、落地难问题

助力乡村振兴担当 。新野县以产业对接、共赢发展为目标,完善精准对接机制典型带动机制部门联动机制激励考评机制实施民营企业和帮扶村精准对接,推动“万企兴万村”行动扎实开展,助力乡村振兴。村企结对一企一策,助兴模式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每个乡镇选树两个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推动整体工作上水平、上台阶。乡镇、部门既有分工打独立战,又有协作打联合战。每月两次现场观摩评比,助兴成效结果通报全县。助兴企业及所在乡镇街道、村,捆在一起同奖同罚。每季度召开表彰大会,奖优罚劣,通报全县在具体工作中,实践探索出多种助兴模式。项目车间助兴型,河南凯旋裕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上庄乡邓庄村兴建锂电车间,解决当地近200人就业,发放员工工资100余万元。产业发展助兴型,新野大河蔬菜专业合作社安排30名沙堰镇翟庄村群众,常年到塑料大棚从事西瓜、甜瓜种植管理,人均年收入3万余元。金融入股助兴型,前高庙乡龙潭村以金融扶贫、小额贷款模式筹资150万元入股永明黄酒有限公司,每年可获得公司分红15万元。

截至目前,民营企业累计为帮扶村捐助资金物资230余万元,70家民营企业与全县60个村“一对一”精准结亲,签订对接项目,提供1500多个就业岗位。疫情期间,全县民营企业大爱担当,组织人员深入社区排查登记、值班值守,到省界卡点、乡村值守处捐赠生活物资和防疫物资60余万元。(新野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   齐炳合)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