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李进波)近年来,歪子镇紧扣“用好现有资源,做强肉牛产业,打造美丽歪子新样板”的目标定位,坚持党建引领,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立足镇情、科学谋划,发挥肉牛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引领作用,加快土地流转,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成立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将分散型的生产经营转化为“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经营服务体系,打造规模化特色种养殖体系,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户致富增收,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目前,全镇现有万头畜位标准化肉牛育肥场1处、5000头规模肉牛扩繁场1处,500头规模皮南母牛繁育场1处,配套建设有TMR饲料加工、机械化供料设备、3万立方大型青贮池,年屠宰10万头肉牛标准化车间1处,大型肉牛电子商务拍卖交易市场1处,年可加工6000吨牛肉的熟食品加工厂1家,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15 家,2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38家,养殖大户151户,肉牛相关加工企业5家,肉牛存栏8200余头。
一、突出优势打造肉牛产业,“引领”乡村振兴。通过传承发展优势肉牛产业,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品牌化,以形成特色产业带动农民稳定增收。依托科尔沁肉牛产业园区优势,加快肉牛产业园区向食品加工产业转型发展,早日实现全链条全循环的发展模式。
1、围绕肉牛产业,深耕产业链条。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肉牛产业,努力打造豫西南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镇党委政府坚定不移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以“六皮”招商精神,把产业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持续引进食全食美、牛排生产线、牛副产品深加工等项目,利用近一年时间协助肉牛关联企业——可喜食品有限公司走资产重整之路,有效解决了积压信访矛盾,促使企业尽快开工投产,构成肉牛养殖、熟食品加工、蔬菜加工、冷链仓储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链,实现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融合发展。
2、盘活闲置资产,壮大肉牛产业发展。为盘活科尔沁养殖场闲置资产,镇党委政府大胆创新,积极探索,设立种植、养殖联合党支部,由镇政府搭建平台,2021年5月份,积极探索创新与郑州全宝德牧业、恒润牧业、科尔沁牛业集团合作养殖模式,由全宝德牧业提供养殖技术,负责奶公牛采购、防疫、销售,科尔沁提供养殖场地,镇政府协调全镇有养殖意愿的20余养殖户共同出资,共同参与,购买210头奶公牛统一在科尔沁基地试养殖。9月份,与笨笨牛牧业合作在科尔沁扩繁场史营村养殖场养殖肉牛400余头,并定期组织各村养殖户到现场实地参观学习交流经验,目的是带动全镇各村利用空场、空院,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壮大特色产业,最大限度的规避养殖风险,保障稳定收益,助推产业兴旺,壮大集体经济收入。
3、积极搭建平台,畅通合作共赢渠道。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家庭农场和农业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多次召开会议,统一协调组织全镇177个规模种植大户、151个规模养殖户、15个家庭农场注册成立专业协会,建立微信群,定期轮流在逐个大户、农场召开交流座谈会,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坚持龙头带动,深化以大带小协同发展机制,抱团发展,合作共赢,推行“规模养殖、集群发展”模式,提升发展活力。四是促进银企合作,助力产业做大做强。为了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充分激发乡村活力,11月份,镇党委政府与县农行搭建银政银企沟通联系平台,召开全镇中小企业家、种植、养殖、加工等专业大户110余人参加会议,县农行主动下沉到各村上门服务,用好用足金融产品,既是“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已促成贷款户30余人,金额1000余万元。
二、围绕肉牛产业带动种植业,“助力”乡村振兴。镇党委政府注重规划,培育龙头企业,抓好全域融合、资源共享,逐步推进肉牛产业链条化。一是积极推进土地流转。肉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需要牧草量也随之增多。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通过租地和换地等多种方式,尽可能流转大块土地给龙头企业进行大规模种植、机械化操作,不但增加了群众收入,还为肉牛养殖提供了充足的草料。
目前,全镇已流转土地种植西兰花、马铃薯、毛豆、高粱等2万余亩。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变废为宝的同时增加了农户收入,也极大的避免了田间地头乱堆乱放、到处焚烧作物秸秆的防火安全隐患,最关键的是能够解决因焚烧秸秆带来的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促进生态宜居。二是积极探索农牧循环。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有效连接了“科学养牛→牛粪收集→生物转化→农田施肥→青贮饲料”的绿色循环农业发展链条。随着全镇肉牛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牛粪数量也急剧增加,全镇巧用牛粪循环做活产业,发展蚯蚓养殖业,通过对牛粪收集发酵,再还粪于良田,实现绿色有机循环,改良了土壤结构,真正实现了产业主导、循环发展、绿色生态和增收致富的良好发展局面。三是积极解决群众就业。科尔沁牛业、可喜食品、盛俞现代农业等一批肉牛相关企业相继开工建设、投入生产过程中,都是尽可能的招募镇内周边群众务工,直接或间接提供就业机会增加群众务工收入。科尔沁牛业、可喜食品带动周边500余人,月收入4000元左右长期、固定的工作岗位,盛俞农业、元大农业等龙头企业能够带动周边农户1500余人利用空闲时间就近短期务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依托肉牛产业培育农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近年来,歪子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肉牛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将肉牛繁育、育肥、生物安全、清洁生产、生态建设、物质循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加快产业融合,促进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再添“牛”力。深入贯彻“田园新野”发展理念,适应新形势发展需求,在积极发展壮大肉牛产业的同时,持续做大延长生态循环产业链条,完善配套科尔沁林荫大道建设,加快推进牛博物馆项目、温泉项目、牛文化长廊项目建设进度。以科尔沁附近800亩月季园基地、潦河两岸2000亩国储林项目为支撑,高标准打造潦河两岸田园综合体,加快潦河桥、液压坝、滚动坝建设进度,完善配套设施,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改除陋习,树立文明新风,着力打造集肉牛养殖体验、科普培训、农业观光、水上娱乐、采摘体验、民宿餐饮、休闲康养为一体的农旅融合示范产业,切实把农户嵌入到肉牛产业链中,为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开辟新空间,走出一条产业兴旺、生态旅游、休闲娱乐的新兴产业之路,真正实现肉牛产业社会价值,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