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文化艺术 » 正文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札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31  浏览次数:84321
核心提示:生命是一场修行,岁月是一次洗礼;人生走过的每一个脚印,都会成全生命的芳华。2022年5月13日,周五晚上8点,冥冥之中,似乎有上天的指引,我拿着女儿从大学寄给我的《母亲节感恩信》,复印好,想送给母亲看看,让她

本网讯(作者 可心   插图 聂元伟   蔡莉媛   李海荣)生命是一场修行,岁月是一次洗礼人生走过的每一个脚印,都会成全生命的芳华。

2022年5月13日周五晚上8点,冥冥之中,似乎有上天的指引,我拿着女儿从大学寄给我的母亲节感恩信,复印好,想送给母亲看看,让她也乐呵乐呵。一进门,发现母亲萎靡不振地靠着卧室的门,想迎上来,可是却走不动的样子,和以往我来时轻松愉悦的模样完全不同,我心里暗暗发慌,问问父亲,他说:“你母亲正想给你联系,你就来了……”原来母亲最近从早咳到晚,已经咳得走不了路,必须得去医院了。我马上和做护士的嫂子商量,明天一早找她看病母亲这么虚弱,我又心疼又着急,就留宿在这里陪着母亲,宽慰她的心。

 

第一天  2022年5月14日

 

7点,弟弟开车,全家4口人一起陪着母亲去郑大一附院8点,嫂子陪着我们挂了专家号,刘大夫开了单子,我们先去五楼抽血,再去负一楼拍CT片。快9点了,此时,人特别多,长长的队伍几乎不动。其间有4个急救车推着病人优先拍片,耐心地等待,一个小时后终于听到喇叭叫母亲的名字,我们赶快把母亲送到检查床上,检查3分钟结束,我们又焦急地等待检查结果。

12点,大夫看着片子,严肃地对我说:“病人左肺70%纤维化,并发感染,得住院治疗,如果治疗效果不好,几个月;愈好的话,几年。这个比肺癌更可怕……”犹如晴天霹雳,我惊呆了此时,父亲弟弟在外面候诊大厅陪着母亲,只有我一个人听到这个消息。不敢怠慢,我马上拿着大夫开的住院单子和陪护证明,去三号病房楼办理住院。手续办完,1点了,大家都饿得够呛,于是我们给保安请假说:“出去吃饭。”开车飞速回家,简单吃了些捞面条。

2点半,我拿起母亲的手机想看看扫码功能,发现母亲的手机容量只有32GB,想下载东西也下载不了,太陈旧了!我约着弟弟,抓紧时间开车到紫荆山立交桥下的迪信通店里买了最新5G华为手机,容量256GB,金黄色的壳闪闪发亮,真好看!我一眼就相中了,营业员笑着说:“您真有福,原本千,刚刚调价,优惠百元哈!”拷贝内容10分钟,赶回家前后只用了一个小时,真神速也!奉献给母亲,母亲一瞧,果然乐开了花,爱不释手地说:“哈,这正是我想要的,太好了!”

4点多,一家人开车匆匆赶回病房,结果被护士一顿批评,说我们不遵守医院规矩,住院了就不能乱跑,否则直接出院。陪护只能固定留一个人,而且住院期间不得更换,严令以后只能在七层活动,连下到一楼都不允许。本来陪护办的是父亲的名字,我和姐姐是预备随时替换的,但考虑到父亲不会玩智能手机,扫码交钱、测核酸等等都不会,留在这儿也是困难重重于是我毅然决定独自留下来服侍母亲。开始还想回自家拿东西,现在被猝不及防封到了病房,开始了前途未卜的医院陪护

晚上,想着白天发生的一幕幕,像过电影一样在脑海中浮现,一切都是在始料未及发生的,给了我太多的刺激和感慨,不由不心生无限遐想……何以解忧,唯有抒写!于是,趴在走廊窗台上,我揣摩母亲的心思,替她发心声写了一封《表扬信》!第二天在《今日头条》网站上发表。

 

《一封表扬信  浓浓医患情》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朵花,可以点缀春天的美丽。一面锦旗、一封感谢信,凝聚着浓浓的医患情意,它传递的不仅是患者的感激之情,更是对医护人员辛勤付出最好的回报,对患者倾情服务的最好证明。

近日,八十岁退休教师张奶奶,因咳嗽严重,在家人的陪同下来郑大一附院看病,医生经过全面检查得出结论是肺部纤维化严重感染,必须住院!因张奶奶行动不便,加之疫情防控的缘故,繁多的检查过程令家人忙乱不暇;医护人员看在眼里,张奶奶的病情也急在大家心里。事关患者,皆无小事,医护人员用行动让张奶奶舒心,让家属放心……一切安顿好后,受到无微不至关照的张奶奶,激动不已,再看看医护人员对所有患者都是那样的热心、尽心,欣然提笔写下这封表扬信,现全文转发,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谢!

 

                表   扬   信

 

活到八十岁,平生第一次住院。慕名来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过紧张、忙碌、充实的一系列检查、排队、取样、扫码、检查、过岗等繁琐、认真、严谨、负责的工序之后,我终于如愿以偿住进了呼吸内五科,刘莹大夫和全体护士们给予了我最温情地关怀和最贴心地照顾,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安心地期待着明天的见面。

护士小姐姐们真可爱说话温柔细语,笑靥甜美如花,举止文雅亲切,让人一看就心情舒畅。对名满天下、冠誉神州的郑大一附院心悦诚服,敬之、爱之!这里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特别尽职尽责,保安师傅铁面关公,温情有度,严守大门白衣天使忙前忙后,来回穿梭,服务每一个病人,任劳任怨、无私奉献送饭的大婶做的汤菜如此可口,绵软精细,香甜素朴,正合我胃口。住进病房,视野开阔,通风良好,窗明几净。打开水笼头,温水汨汩流出,滋润双手。三人一间的小屋宁静舒适,室内洗漱,方便自如。

该写病历了,大夫轻声细语问话,全面细致地了解,一页一页地登记,不厌其烦地叮嘱、交待注意事项,唯恐遗漏了什么,这种极其端正的工作态度和全心全意为人服务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记忆。

在这感动、温暖、难忘的一天,我忍不住提起笔来抒写这正能量的医护群体,感恩郑大一附院培养这样优秀的团队!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唯有祝您永远辉煌、永远伟大!在我华夏民族的复兴大道上建立更多的功勋伟业!

                                              张宜梅

                                             2022.5.14

 

我们听了很多故事,仍然为平凡而感动。一封表扬信,浓浓医患情,良好的医患关系,彰显的是彼此的真诚与和谐,带给我们的是温暖和力量!

因为有大爱,让我们为构建和谐社会坚定前行!

 

第二天  2022年5月15日

 

医院的生活非常规律,早上5点开始热闹起来,保洁大婶开始喜刷刷喜刷刷,擦桌拖地,清扫卫生间,把守楼城门、坐在椅子上睡觉的保安掀开身上的被子,扶正帽子,瞪圆眼睛,开始护岗。在护士站隔间休息的护士,应声而起,麻利地推着小车开始一间一间病房去抽血。病人们、陪护们,也都放风般一个一个出来,在走廊走来走去。7点,一个一个到电梯口自觉排队等送饭的到来,7:10随着一声吆喝,人来了,“小米粥馒头烧饼土豆丝儿冬瓜……”打饭的队伍缓慢移动,各打一样回寝室,和母亲尽情享用这儿的美味

7点,留尿、留便送处置室以后,护士推着小车来了,“今天上午6加(母亲是加床)打四瓶,先打头孢,头孢会有点疼”云云,果然半小时之后,母亲叫唤开了,“哎,我的手怎么疼啊?”哎呀,血倒流了,原来这瓶打完了,赶紧叫护士,又换了一瓶药,接着输水,这一次有经验了,看着快没了,赶快把滴水的闸关了,这就不怕血倒流了,4瓶药一共输了三个小时,输完已经11点了。

12点,午饭是父亲在家做好,弟弟送来的。吊瓶拿走了,可针头留在右前臂上,嗯,动弹不得,吃饭咋办?母亲只好用左手叉着馍送进嘴里,放下筷子再拿勺子舀菜吃,最后抱着热腾腾的鸡蛋汤,咕咚咕咚咕咚咕咚,美餐一顿。吃饭幸福,刷碗受罪,没有工具,用手硬刷,刷的母亲一头火,冲着父亲发脾气。“太实心眼儿,面汤装太满,一拧开盖撒一桌子……菜太好吃,就是没吃够!茄子里怎么不知道放个西红柿呢,这分量不就大了!马后炮不管用,总之啊,豆腐青菜没吃到,遗憾!以后记得完善,今天周日医生没来没法沟通,病情消息不能上达天庭,争取三天就……出院,说多累了,睡了,回来再说。”

13点,母亲和我挤在一张床上午休,眯一会儿就醒了,因为护士、陪护进进出出,门一会儿开,一会儿关,睡觉也不得安生啊!半梦半醒中享受着人生难得的医院一日游哈!

15点,姐姐发来短信说,进不了病房,不能当面尽孝,那就给母亲转些钱,以表孝心。不久,弟妹也如是转了2万元给我,我一概收下,要给儿女们孝敬母亲的机会

 

第三天  2022年5月16日

 

早上7点留痰到处置室内,7点半,把弟妹送来的饭提上来,母亲一边吃饭,一边赞不绝口:“还是家里的饭好吃啊!”等母亲吃完后,我正准备坐下吃,护士吆喝着要测核酸,我就赶快去办理,但是需要就诊卡来操作,我没有,问了说是拿陪护手牌或者拿身份证去办,手牌是父亲的名字,我身份证在家里,那还可以机器上无证办理,问了半天才找到机器,按照提示一步一步办,等我办好就诊卡匆匆赶去,核酸已经全部做完了。护士告诉我说到1楼去办个条形码,我下到1楼,1楼护士又让我回楼上由护士陪同办理,我又上到7楼,护士长亲自陪我下到1楼办理。护士长就是护士长,说话办事很有水平,温柔中透着威严,眼睛明亮有神,轻声慢语几句话就让人信服,她叮嘱我说:“叫护士的时候不要快跑别人以为要急救呢,免得人心惶惶。”我连连点头。

等母亲输完液,拔针的时候,护士长又亲自操作,我凑到母亲耳边说:“这是护士长亲自给您拔针。”母亲伸出双手,向她敬礼表示感谢!过了半天,母亲自言自语道:“哎!奇怪,今天护士长一摸我的手,我胳膊上的针眼咋不疼了?”我笑着说:“是心理作用,因为你身体已经适应了胳膊上一直个针,就像你昨天住进来各种不适应,今天住这感觉还不错哈。”母亲连连点头,原来是这样啊!

母亲有洁癖,于是我把窗台、床头、厕所、大箱子,全部用酒精湿巾里里外外擦了个干干净净,这才放心地把家里送来的东西放进去。母亲细心,弯着腰把东西一包一包又一包,全部塞进箱子里,箱子在床下面,等需要用的时候,再一包一包又一包,全部打开……等家里送来小凳子的时候,这个操作就舒服多了,可以坐着找东西,但母亲一坐下就起不来,得一手拉着床头,一手拽着我的胳膊,猛发力才能站起来,每天得重复这个动作好几次(包括吃饭时),不过母亲依然笑呵呵的,挺乐观。

母亲胃口不好,牙也不好,所以吃饭不得不挑剔。说来也怪,这儿的伙食很讨母亲欢心。小米粥、八宝粥、南瓜粥,茄子、丝瓜、苦瓜、冬瓜,发面饼鸡蛋西红柿汤汤面条。母亲都能津津有味,一口一口又一口,吃得满头大汗,然后放下筷子乐呵呵地说吃饱了。心满意足打着嗝,收碗筷,慢慢走着给我拿歺巾纸,拿勺子,然后坐在床上笑眯眯地看着我吃。

吃好了,我们两个一块玩手机。我给母亲下载了学习强国、郑好办、腾讯视频、星座运势等等。母亲的学习能力很强,在我的演示指导下,很快就学会了各种APP的使用方法,她会扫码了,能查找自己的核酸结果。会拍照片,并删除照片。还会保存并发送好玩的图片……她像一个小学生一样,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新技能,一边由衷地赞叹:“还是新手机好使呀!”22:17

 

第四天  2022年5月17日

 

0点,邻床吸痰放尿,折腾半小时,母亲被惊醒,上个厕所。3点半,母亲被剧烈咳嗽惊醒,咳咳咳吐吐吐,折腾到4点,咳咳吐吐,喝2瓶热水,才稳住躺下,被痰憋住又起来,吐吐痰,想喝水,水喝完了去接开水,咕咚咕咚仰脖大口喝,怎么嗓子老这么干?终于平静躺下了,一切恢复如初。此时4:18,窗外一轮皎洁的明月不时伸头探望牵挂,万籁俱寂,静如处子。

8点,嫂子来探望,她真给力!领着我去CT室,住院号补办了一个条形码,拿着条形码在门口机器上,一通操作,CT片子和诊断结果两分钟自动打印出来了,真是方便快捷!节省了宝贵的时间,让我可以拿着报告单,功德圆满来到太阳下,轻松地走着,晒上三天都没见到的久违的太阳!啊,沐浴在阳光下的感觉真幸福!

母亲刚进来时有气无力,经过三天消炎、化痰、养胃的输液、吃药,效果岀来了,的精神状态好多了。现在能吃能睡,颜色也好些了,看来这里的医生水平就是高,我们配合也很默契,天时地利人和皆好。

 

第五天  2022年5月18日

 

“嘀嘀嘀”,每隔20秒,耳边就规律地响起三声,白天不在意,在这幽静的夜晚,尤其响亮。这是邻床的植物人,24小时一级护理全身都是管子60岁女人的监测心跳、脉搏的仪器在日夜不停地工作。陪护是她相公薛公子,只要听到她嗓子里痰多咕噜咕噜作响,身子在不舒服地扭,他就飞快地行动,叫护士拿皮管子吸痰,吸上五分钟,就安静好几个小时,这边把积满的尿液及时释放于小盆,重新插好备用。每个白天、半夜都要重复这个过程。正常人的心跳是100/分以下,而仪器显示她心跳一直是120/分以上。过频的运动会消耗人的生命,当医生护士定时给她检查,先生给她擦身子的时候,隐约看见一丝不挂,骨瘦如柴。难得爱人痴情,整天守着她,精心侍候,令人动容。

母亲这一夜安眠,轻轻打呼噜,说明她睡得踏实。我和衣而,缩成一团四个夜晚了,习惯性4点多醒来,抒写所感。

门口保安仰卧于椅子上沉睡,护士小姐姐睡在三个黑椅子拼成的临时安乐窝上,身上搭个小被子,露着白裤子和白鞋。这是随时准备跳起来去救的架势。5点我路过护士站,空留被窝,人已经不知去向。保洁头枕着衣服,睡在最里面污洗间走道的折叠床上,此时已经起来,开始一天的忙碌工作了。

一抹晨曦,露出东方鱼肚白,皎洁如玉的明月迟迟不肯隐去,恋恋不舍地悬于高空中。朦朦胧胧的天空似乎一下子明亮起来,碧蓝的天空中一道一道的黄云粉云错落有致铺陈在天际,仿佛一个清新的水墨画在眼前呈现。坐在7楼窗台前,遥望远处高高低低、此起彼伏的楼房,平静从容开始今天的生活。

母亲的状况,一天胜过一天,精神面貌一天比一天好,能吃能睡,能说会道,见人就夸,逢人就笑,人缘极好,护士医生病友都挺喜欢她、关心她的,大家安心勿忧。

 

第六天  2022年5月19日

 

又是一个热闹的夜晚,邻床繁琐的照顾程序结束后,九点终于安静了,大家东倒西歪、一个南头一个北头乖乖地睡觉……一点钟突然被惊醒,只见灯大亮,迷茫中依稀见影闪过,薛公子在地上安眠,我去,关灯啊!姑奶奶!小心地下床关灯,一切暗下来复归宁静,鼾声此起彼伏,唯有母亲的咳嗽声不时参杂其中。3点,母亲上厕所,看我缩成一团睡,挺心疼,抓着我的脚把我拉直睡,可我的脚一伸直,只听哗啦一声,把母亲枕边的药盒蹬得七零八落,“没事哈,我喜欢蜷着睡。”3点半,母亲又咔咔咔咔咔咳了一阵,今天的痰特别多,一会儿塑料袋就塞满了废纸……白天母亲就问:“今天痰明显比昨天多,怎么回事?”我答:“这是好事也,药物刺激帮助排痰,垃圾清除了,身体清爽了,善莫大焉!”

母亲有一个智慧的脑袋,里边藏了十万个为什么,一会儿一个问题,一会儿一个问题,向我发问。还好,我的脑袋里藏了一个百科全书,总有一个答案及时给母亲用,让母亲喜笑颜开,频频点头,按住胸口长吁一口气,放心了,万事大吉,天下太平!嘻嘻……

母亲继续她的好习惯,逢人就开口笑,见人就伸大拇指,张嘴就是吉言……

 

第七天  2022年5月20日

 

5点起床,6点我喝粥,母亲因为抽血结果显示8项指标有6项超标,所以大夫建议她自费千,做一个全身扫描。马上缴费,母亲做检查需要空腹,7点接好热水,慢慢出病号楼,母亲因为腿脚无力,一走快就心跳加速,半天喘不上来气。她现在出门老是拽着我的袖子,就像一个怕迷路的小朋友一样,特别依赖人。

8点,我们到10号楼一楼CT房做全身扫描。护士在诊察室给家属讲清楚要求事项,然后依次测病号的身高体重血压,再领进PET/CT房,抽血之后喝水500ml。家属四人一组被叫到诊断室,医生挨个全面问候情况,如近来有什么不舒服,以往手术情况……签字静坐40分钟之后,再喝水800ml,等心彻底安定了,准备做下一步检查。

大喇叭一会儿叫一个名字终于,母亲进了CT房。CT检查要求全身不得带金属,去帽子、去皮带,病号手抱肘置于额前,因母亲年龄大,医生特许她双手可以放体侧检查,踏着三个台阶走上平台,躺好,头放于套内,整个人一动也不许动,随着机器前后来回移动扫描全身,人躺平后,家属被清出室外。24小时后出检查结果。

大约15分钟后,因为穿着脚套走路不便,母亲颤颤巍巍出来,要去上厕所,结果想大号,因膝盖没力气,蹲下就起不来了。她抓住扶手,急呼我名字,我进去也拉不起来,又叫来了一个女生,我们一起用力,一人架一个胳膊才把她起来,完成功课回到休息室沙发上,母亲似乎受了惊吓,把帽子盖在脸上闭目养神,半天不吭声。

真可怜!上了年纪,眼睛看不清,耳朵听不见,腿脚不好使,上个厕所起不来,母亲心中一定很难过。更难过的是身边陪护的女儿刚才还冲她吼,耳膜震得嗡嗡响,也听不明白。说话又急又快,那么没有耐心,活像个可恶的法西斯!那个温柔可爱的小棉祆怎么不见了,这个世界还有谁可以指望?……我在一旁陷入深深的自责中,现在脾气怎么这么糟糕,都是被相公宠坏了,任性又骄横,像个野蛮人,整天教育小朋友做个轻声慢步的文明人。怎么到了自己,就做不到了呢?看来还是没读《易经》的缘故,修养太差,修行太浅,德欠缺,幸好还有悟性,亡羊补牢,犹未晚也!以后要细心加耐心,柔声加细语,像对待婴儿一样照顾母亲大人,今天犯错了,罚款一万元,以示警告。以后切记要谨言慎行!出口只说吴侬软语,绣口锦心,温暖他人,善哉善哉!

中午,弟弟送来了饭菜,鸡蛋面汤真给力!简直是世界一流水平!面汤特别细腻,鸡蛋搅得匀实、滑溜,入口即化、回味甘甜!豆腐白菜鲜香美味,小豆角酥香绵软,鱼肉细白柔嫩,今儿整个是吃了一顿大餐的感觉啊,哈哈哈!吃完唇齿留香,让人念念不忘啊!

终于知道人们为什么晚上八九点就睡了。因为八点以后一天的治疗都结束了,此时进入安静的时期,可以安安稳稳睡到夜里12点。0点以后,护士开始新一天的用药,此时,病房就热闹起来,每天00:40,我都会被刺眼的灯光惊醒,只见房门大开,嘈杂声涌进来,屋中每个人都在安睡,只有我被吵醒,看来是我离门比较近的缘故吧。睡眼惺忪爬起来,关灯、关门接着睡。2点,第2波操作开始,悦耳的闹铃声响起,邻床薛公子从地铺上一骨碌爬起来,开灯,柔和的灯光洒在我脸上,我敏感的眼睛又被惊醒了,他查看各种指标正常之后,关灯睡觉。我也就接着安睡。3点半,母亲开始咔咔咔咔咔咳痰,第3波操作开始了,咳咳吐吐扔扔,喝水——喝大量的水,第1壶温水见底了,第2壶温水也下肚了,第3壶水也一闪消失了。该我一骨碌爬起来了,拎着水壶一趟一趟又一趟接开水,此时无人,开水间的水正好大开,满载而归。若是等到5点以后,人人都来接水,水三分钟也烧不开,只能排着队,翘首以望。此时月明星稀,世界还在安眠中,只有少数人默默无闻地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了。

昨天中午正洗碗,水笼头最前面的弯管,毫无征兆,突然崩裂,咔嚓一下断掉,失去约束的水兴奋地窜出来,带着锈掉的铁迹斑斑一下呲向远方,呲到门上,水花四溅,还不过瘾,又奔向更远的空间,幸好此时过道没人,不然一定呲个措手不及,满脸水花。赶忙关住水管,发了两秒钟的呆,才想明白眼前的状况,工作还没有完成,于是又小心翼翼拧开水,小股水委委屈屈地从管子里流出来,我也勉勉强强洗完了碗。接着奔走相告,“水管坏了,一定要小心小心,水管开小点再小点。”尽管大家都点头表示知道了。可是每一个从水房出来的人,都狼狈地被呲的头发滴水,袖子湿着,哈哈哈!明知水难开,谁能不用水,奈何不老练,只好湿淋淋……慢慢地,大家一个个都变聪明了,人虽然不湿了,可用过水之后,地上被喷一大滩水,变成了小河的世界。人人都叫苦不迭。我抓起白天的检查单子,提笔在背面写了一个维修条,赶快送到护士站,希望明天能把水龙头换掉哈。

早上5点用水,尽管每次都很小心地拧开关,但还是有一次,一瞬间被呲了一身水,无数个小水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跳到我身上,再顺着我的衣服滴答滴答往下跳,似乎在和我亲密无间地拥抱、告别,做游戏。我无可奈何地笑笑,一瞬间脑子里灵光一现,终于明白了水管为啥断裂,它是用自我牺牲告诉我,“过刚易折,过猛易呲”----这个祖先谆谆教诲的真理。我想起来到医院点点滴滴的经历,确实如此。在我和别人用力互动的时候,心力交瘁,两败俱伤;在我和别人温柔互动的时候,喜笑颜开,皆大欢喜。

 

第八天  2022年5月21日

 

4点多醒,搬着小板凳,坐在开水房外明亮的灯光下,戴着耳机听着音乐,一字一句抒写心声。不时有接开水、上厕所的人经过我的眼前,但丝毫没有影响到我,我只管奋笔疾书……5点,保洁阿姨来了,换上制服,推出小车,叮叮咣当哗啦啦,用桶接热水泡消毒液,涮拖把,开始一间房挨着一间房打扫卫生,忙得热火朝天。护士小姐姐们,也开始穿梭在病房,配药、测心率、扎针输液、吸痰消毒、换床单、叠被子、检查寝室卫生,物品要放整齐,病号服要穿上,迎接医生查房……

今天是周五,医生们在办公室开会,研究未来三天的工作思路,我隔5分钟去门口瞄一眼,没开完会,我就随着耳机乐曲在走廊做微运动,伸伸腿、踮踮脚、扭扭腰,转上8圈,再去门缝里瞄一眼……走廊里其他人,看到如此活泼的我,无不透出羡慕和迷惑,多数人都是病病歪歪,难见笑脸,我就像是一股清流,所到之处,无不让人看到希望和活力。

8:30医生们终于开完会了,四散而去,我一个箭步来到刘大夫跟前,跟她简单交流母亲的情况,把母亲昨儿的身体情况(如痰增多),如实汇报,等待新的指示。两分钟交流完毕,大夫还得带着其他大夫挨个查房,我就一闪而撤。此时,嫂子拿着一叠全身扫描的报告单匆匆赶来,其中一项是肿瘤物排查未明,需做穿刺判断。大夫看了看,说:“赶快去找大夫,让他看看再说下一步。”嫂子挽着我的胳膊,飞速来到CT室,一问,才知道今儿周大夫到东区坐诊。情急之下,让家人坐班车去东区找他问诊很幸运,大夫看过之后,温和地说:“看片子和肿瘤无关,常吃点一些化痰药,排痰止咳即可。”本来坐在位上,一直浑身哗哗冒汗,不停擦脑门的我,汗一下子就停了,我激动地语无伦次地感谢大夫,真是谢天谢地!感觉眼前春光明媚,霞光万道,一切都变得那么舒服。

第一时间告诉父母亲,把好消息发到家庭群里。多亏了嫂子,看到CT片,联系专家,知道无恙,感谢上天护佑!被拘在病房7天的母亲终于可以早日回家,自由地舒展了哈!

轻松愉快来到阳光下,我忍不住呆了10分钟,呼吸着温馨的空气,沐浴着灿烂的阳光,身心似乎要飞腾而去,欲在空中跳一曲春天的芭蕾。

回到病房,找到刘大夫,她已经通知护士,正在办出院手续。母亲满面春风,侧卧床上,正在输液。摆摆手,交代我说,能不带走的东西都留下,2把椅子留这儿,给其他人用吧!我就三下五除二,麻利地整理行装。11点,午饭来了,我吃大烩菜、面条,母亲吃茄子、鸡蛋汤和发面饼,母亲坐高凳在窗台上吃饭,我坐矮凳上将就着吃,在这儿的最后一顿饭,因为味道不错,吃得恋恋不舍。此时医生来找我,交代了病情,诊断结果,注意事项,把处方单交给我,让我取药。然后他把单子交到护士站,等待盖章。

我抓紧时间躺平,眯了一会。这时候修水管的一个师傅一个徒弟拿着大包小包来了,两人先初步检查,又回去买水龙头,一个小时后,开始安装了,我伸头探望,和他们聊天,夸他们是及时雨,然后问他们工资,大师傅说一个月千,我吃了一惊,因为前天和保洁保安聊,一个月工资才千出头,看来有技术就是不一样,我一个劲夸他们,行行出状元,他们是水电专家、人人需要云云,小师傅激动得满面红光,从来没有人这么看重他,我想他今天一定很自豪吧!

护士把盖过章的出院单交给我,我飞速跑到门诊楼,想先取药,结果医生说,卡被冻,没法取药,得先办出院结账再说。我又跑回病房楼一楼,办理出院结帐,5分钟之后,清单自动打印出来,意外之喜哈!我预交了3万6,退回来3万2,其他费用都医保报销了,基本上没花啥钱哈!于是把姐姐和弟妹多给的钱都退了回去,大家同喜。飞奔上楼,和母亲一起最后整理行装,和大家一一告别。

此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一直不爱说话的薛公子站出来说:“需要拿啥,我来!”于是我用手一指最重的两个包裹,他一手一个,麻溜地提到电梯口,闻声而来的别人家的陪护,一人一个胳膊,把母亲紧紧地搀扶着,笑容可掬地护送到大楼外,依依手作别……

不得不说,俺的母亲啊,一直都是这样魅力无穷,走到哪儿人缘都特别好!不知道的,还以为哪个厅级领导驾临!被人前呼后拥、风光无限地离开了这里——这个体会人情冷暖让人大开眼界让人唏嘘不已的小天地,铭刻于心的郑大一附院“八日游不知不觉中结束了,跌宕起伏、紧张忙碌、悲喜交集、回味无穷,这真是一次多姿多彩、啼笑皆非的人间旅哈!

87762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