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闫永岭 刘银忠)“支书,这几天,咱村的疫情防控工作怎么样?村民的核酸采样要提前通知到位?”5月10日上午,在杞县北环路新中医院七楼肝胆脾胃科十七号病房内,城郊乡袁洼村村医李建龙带着深沉的牵挂,通过手机视频与村党支部书记李文风聊天时,一边激动地还告诉着记者。
李建龙医生是一位普普通通村医,现年48岁,毕业于开封卫校,现任袁洼村卫生所主任,扎根基层28年来,凭着自己精湛的医术,无论白天黑夜,风来雨去,随叫随到,时刻阿护着群众的健康,赢得了村民的广泛好评。
城郊乡袁洼村地处经五路,是城乡结合部,村周边厂矿企业多,流动人囗多,两个生活小区,一个养老院,一所小学和一个幼儿园,繁忙的医诊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只要一个电话,李建龙从没推迟过,心里时刻说,我是一名光荣的白衣战士,为人民服务是我人生的责任担当,只要群众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夙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几波来的疫情防控工作,李建龙和他的妻子陈传玉都是乡村医生,由于妻子去年做了腰椎间盘手术,行动一直不方便。辖区内所有疫情防控的工作只能由他自已独自完成。每天入户给居家隔离,居家监测人员测体温,消毒,送中药,采集核酸,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等等。因为该村是两个自然村,两个生活小区,养老院、学校它们相距很远,每天都是早上七点开始穿上防护服入户釆核酸,测体温,消毒,发中药。下午测第二次体温,晚上填写汇总各项记录到深夜。第二天早上六点中起床开始准备一天的工作,基本上一天就吃两顿饭,每天能睡五六个小时。群众常常说:“建龙,再忙也得吃饭,要注意好身体。”李建龙听过嘱咐的话语,默默地总是那么淡淡的一笑。
5月1日上午,在入户采集核酸的过程中,李建龙感觉上腹部隐隐做痛,并件有心慌,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就稍做休息后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之后,腹痛,心慌反复发作。他简单吃了点止痛药勉强维持。在后来的几天的工作中,每当发作时,他都壿在地上用手按在肚子上休息一会,社区群众都劝他去医院看一下,他总是笑着说,休息一下就好了。4日全县开展全民核酸检测时,在村支部书记李文风的统筹安排下,李建龙又和村干部刘建永去幸福里养老院给老年人采集核酸,由于老年人行动不便,需要室内单独釆集,他一上午强忍疼痛,中间休息了三四次,终于完成了老年人的核酸釆集工作。中午,腹痛越来越严重,在家人的陪同下住进了杞县中医院。经过心电图,心血管造影,胃镜,彩超等一糸列检查,最终诊断为胃粘膜糜烂出血,心脏右束支传导阻滞,需要正规治疗,严格控制饮食,充分休息,等李建龙看到检查的结果时,心里一下子象炸开的爆米花,这怎么能行?社区里也离不开呀?于是就成了李建龙日夜的心头病。
病到身上如抽丝。住院的这几日,李建龙就招呼妻子回家,说在医院有医院的护士陪护,村民还等着咱核酸采样的,无时无刻都在牵挂着社区里疫情防控的事,在医院打过针,病情刚有好转,就拿起手机又与卫生院,村委会无缝对接社区里的疫情防控工作,不断询问社区里居家隔离,居家监测人员的情况,连声地询问主管大夫能不能出院,社区里太忙了,做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乡村医生,一定要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坚守好自己的阵地。
“作为一名基层村医,初心不改,医者仁心,无私奉献,守护好人民健康防线,就是我最大的夙愿。”李建龙通过手机视频坚定慷慨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