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朱广志 吕要军)对于杞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刘孝广来说,让他最自信快乐的事就是为群众讲解杞县文物背后的故事。从事文物保护管理工作30年来,他将自己对于历史文化的热爱倾注在这份职业里,潜心挖掘文物资源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时代价值、讲好文物故事、让文物保护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
文物管理所所长,官不大,权没有,但肩上担子重,负责全县的文物收集展览,弘扬民族文化,文物鉴定、登编、修复、保管、展览、管理,文物及相关研究,考古发掘,文物执法等相关工作。而且,杞县是一个文物大县,不可移动文物点长、面广、线长,更重要的是文物损坏严重,修缮投入小,群众反映强烈。上任之初,文物管理所仅有在编人员5人,在县城文庙里办公。虽然办公环境较为简朴,但是他的工作热情却很高。刘孝广迎难而上,决定从文物普查入手,摸清全县文物家底。在不断地与文物的接触和交往中,由一无所知到如数家珍,他深深地与这片土地上的文物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眼中,文物是孩子,需要亲切的关爱与呵护;文物是老人,更需要持之以恒,一往情深地的照顾与保护。
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任重道远。随着社会进步,保护工作与地区发展、民生建设等出现了很多新的矛盾和问题。面对新形势的需要,刘孝广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形式、积极研究解决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刘孝广带队下乡调查、宣传和收集有价值的文物,做了大量卓有成效地工作。全县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75处,馆藏文物1299件(套),有国家级文保单位3处,省级级文保单位5处,县级文保单位28处。其中两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大云寺塔、段岗文化遗址,是刘孝广组织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搜集资料、撰写方案,经过不懈的努力在2013年、2016年经过国家审批确立。
刘孝广的办公地点基本都在乡下和野外,他的足迹踏遍了杞县的沟沟岔岔、村村落落,无论多忙他每天都会挤出一两个小时看书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与管理水平。2022年,他被推选为政协杞县十三届委员。他说,要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信任,把握好这次机会,不忘重托,努力发挥好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作用。
30年来,刘孝广献身于文博事业,无论风霜雨雪,酷暑严寒,默默地坚守在文物保护的第一线上;他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勤奋进取,成为文物管理工作的百事通,以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谱写出一曲爱岗敬业的奋斗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