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周志刚)2021年,洛阳市慈善总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慈善总会的关心指导下,以扶危济困惠民生为主题,以庆祝建党百年为动力,积极推动慈善事业各项业务工作,齐心聚力做了十件大事,在助力抗洪救灾、灾后重建、乡村振兴、救助困难群众等方面彰显了慈善力量。
一、为周边地市重大病患继续实施药品援助项目。该项目受中华慈善总会委托,针对洛阳、三门峡、济源、运城等市重特大疾病及罕见病患者开展的慈善救助活动。2021年,市慈善总会提供专用库房,安排专职人员服务广大患者,累计为我市及周边地市的白血病患者无偿发放药品“格列卫、达希纳”,共计1986.25万元,惠及患者1572人次,扩大了慈善影响,极大地减轻了这些患者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
二、为我市秋季洪灾灾后重建募集善款近亿元。2021年7-8月份,我市出现持续性大暴雨天气,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被毁、农田被淹,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防汛救灾的决策部署,市慈善总会迅速反应,周密安排,于7月23日制定了防汛救灾募捐方案,并在民政部慈善信息平台“慈善中国”上备案。同时向省慈善总会提出申请。截止8月底,市慈善总会接收捐赠和省慈下拨资金8661万元(含物资价值226万元),加上近期将要再拨的1200万元,累计筹款近亿元。为助力党委政府打赢这场防汛救灾硬仗,恢复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修复灾区水毁基础设施,做出了应有贡献。
三、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联手开展关注栾川智障儿童公益行动。2021年“针心针意”大型暖冬公益行动由洛阳日报报业集团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及市创建办、市文明办、市慈善总会共同主办,活动11月中旬启动,全市党政机关和企事业有39家单位参与了爱心捐赠,共为栾川县特殊教育学校107个年龄为8岁至18岁智力障碍和聋哑孩子送去了过冬用品。该活动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央视媒体特别关注,该校有5个学生被预选入第十二届世界冬季特奥会中国越野滑雪队代表中国参赛。
四、积极组织参与腾讯99公益日活动。2021年是我市响应河南省慈善总会号召,连续第四年参加腾讯“99公益日”活动。该活动倡导的是党委、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每年9月7-9日网络募捐,腾讯每年拿出数十亿元进行配捐。募集的善款用于各地自己的救助项目。我们联合全市17个县区慈善会和14家爱心公益组织,报省慈善总会批准上线了《扶危济困惠民生》母项目及35个子项目,涵盖了乡村振兴、助医助困、助老助学、困境儿童关爱等多个领域,共动员384076人次参与,三天时间筹募善款786.29万元,获得腾讯配捐60.99万元,企业配捐52.42万元。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贡献了慈善力量。
五、与洛阳日报社战略合作全面宣传慈善文化。为强化慈善活动宣传,有效普及慈善知识,积极传播慈善文化,去年11月,市慈善总会将慈善工作的外宣工作委托给洛阳日报社《掌上洛阳》团队,利用报社的所有媒体和平台对我市推进慈善事业发展、慈善事业在第三次分配、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的重要作用,以及社会各界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爱心善举和重大慈善活动等进行全方位、全时段的及时有效宣传,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慈善意识,扩大社会影响力,营造有利于慈善事业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
六、与我市客家文化研究会合作推动客家文化研究。为鼓励社会各方深入探索、研究客家文化,保护、开发客家文化遗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慈善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慈善总会与客家文化研究会达成协议,建立专项基金,该项目(基金)拟募集5000万元,主要用于客家文化研究的课题立项、推广、应用;客家文化研究的图书出版发行;客家古今各领域重要人物、重要事件的研究、交流;客家文化洛阳祖源地物品、物件的收集、整理,修复、展览等;还可用于客家文化研究会开展的抗震、抗洪、抗疫、残疾人救助,乡村振兴等公益性活动。
七、与我市多家医疗机构合作建立专项救助基金。为对困难病人、罕见病人、妇女儿童、困难群体进行救助,去年9月份,市慈善总会与市中心医院联合建立了“医疗救助和精准帮扶基金”,通过向本院高收入群体及社会各界募集建立该基金。该基金主要用于救助在该医院住院或治疗的大病患者,因病致贫和遭受天灾人祸的困难职工及直系亲属救助。该基金计划募集300万元。建立半年以来,已募集善款近200万元。目前与东方医院、妇幼医院、河科大二附院的基金建立项目正在商谈中。
八、携手我市三家爱心企业开展“关爱环卫工人、送爱心大礼包”活动。去年10月份,市慈善总会携手洛阳润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天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圣玺实业有限公司三家爱心企业,在我市老城区青年宫广场,举行“关爱环卫工人、送爱心大礼包”发放仪式,为该区310名环卫工人每人发放价值300元(内含上衣一件、水杯、洗洁精)的“爱心礼包”一个,给他们送上了社会的关爱与温暖。为我市文明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九、向全市各界寄发新年会长邀约函。去年底,洛阳市慈善总会甘茹华会长向我市各界人士发出邀请信,感谢在2021年里对洛阳慈善事业的厚爱与支持;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工作的重要指示,倡导“人人可慈善、行行做慈善”社会风尚;号召我市企事业单位积极加入慈善总会,邀请企业家和高校、医院、商会、社会组织负责人士在总会担任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等职务,广泛参与全市慈善工作谋划、善款筹集、帮扶项目实施等,为新时期慈善工作更好助力洛阳社会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同时,也向社会普及了《慈善法》以及企业、个人捐赠善款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
十、依法推举六名县级干部到慈善总会担任副会长。为加强班子建设,去年11月10日,在市委组织部和市民政局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充分酝酿,洛阳市慈善总会第三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五次理事会议召开,增补乔文祥同志为市慈善总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常务副会长;敬志印、贾海修、倪建杰、张义伟、牛凯歌5名同志,为市慈善总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胜利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安占立要求各县(区)民政部门和慈善会要参照市慈善总会加强班子建设的做法,积极与组织等有关部门协调联系,力争12月底前,完成各县(区)慈善会的改选增补工作,选派工作能力强,德高望重的县级领导和爱心人士加入到县(区)慈善会领导班子中来,为我市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作出新贡献。
2022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特别是去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第18次会议提出的“第三次分配”和“共同富裕”的精神,将我市慈善工作和慈善事业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探索慈善工作新途径,构建慈善事业新格局,以实施腾讯“99公益日”活动及助力养老、救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为抓手,争创“亿元市、千万元县、百万元乡镇”,营造更加浓厚的慈善大氛围,促进慈善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我市2022年慈善工作总体思路是:
一是继续做好服务白血病患者的医疗援助活动。最大限度减轻我市及周边地市这部分人群的经济负担。
二是积极推进与洛阳日报社的深度合作。加大慈善文化宣传力度,弘扬“人人慈善、行行慈善”理念;重点做好“99公益日”活动和助力乡村振兴等重点项目的推介宣传工作,提升社会各界对慈善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营造全民慈善的良好氛围。
三是完成慈善门户网站升级改版,提高慈善服务社会能力。强化信息化建设,努力提升“互联网+募捐”的能力,建立顺畅高效的网络运行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和区块连接技术,建立健全线上慈善资金、物资捐赠便捷通道和数据跟踪反馈体系,不断增强慈善工作服务社会能力。
四是强化与洛阳客家文化研究会合作。做大做强慈善基金,推动客家人发源、迁徙、习俗等客家文化的深度研究。
五是加强与市卫健委、市妇联等单位的深度合作。推动与我市多家医院建立慈善专项基金,助力罕见病救助,关注妇女、儿童健康及因病致贫人群的就医难问题。
六是加强与市民政局的深度合作。建立关爱老人慈善基金,积极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抓好1-2个试点,为我市社区养老机构开展生活日照料、康复护理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供支持,助力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七是探讨与商会、企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共建专项基金,开展助学、助困、助力乡村振兴等活动。
八是持续开展腾讯“99公益日”活动。加强与县区的联动合作,努力提升全市慈善组织的互联网募捐的能力,争取今年“99公益日”活动募集善款取得新突破。
九是抓好慈善超市试点建设工作。探讨线上线下家庭闲置物品捐售模式,方便群众爱心捐赠,节约社会资源,为有救助需求的困难群众提供帮助。
十是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本着“依法组织、广泛发动、坚持自愿、鼓励奉献”的原则,提倡各类企业捐赠1天的利润;在职干部职工捐赠1天的收入;无固定收入的城乡居民每人捐1元钱;学生捐出1天的零花钱;鼓励企业、社会各界、个人以专项救助基金、定向捐赠救助基金、留本付息等形式进行慈善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