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纪委监委宣传部)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年,内蒙古把优化营商环境视为全区的“一号工程”摆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的一件大事来抓,一场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在全自治区打响。今年1月5日至8日,自治区党委第八轮巡视的4个巡视组向12个盟市反馈巡视情况,发现重点问题327个、问题线索215件。7月15日,自治区纪委监委通报6起损害营商环境问题典型案例。
内蒙古营商环境一向是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与难点,背景复杂、利益交错、区域性强等一系列问题给纪检监察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今年上半年,我区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上取得了突出成果。尤其是呼和浩特市,在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价中,呼和浩特市排名倒数第一;而在今年新一轮全区营商环境评价中,呼和浩特已提升到正数第二名。纵观整个过程,可总结出如下的经验与工作启示:
(一)利用智慧监督系统,由小及大挖掘问题
智慧监督系统应用于营商环境是呼和浩特市在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中的一项创新之举。呼和浩特市纪委监委的“清风青城e码监督”平台将多个诉求举报平台整合为一码,共同归入“城市大脑”建设。通过将政府部门与领导的工作各项指标与相关数据录入智慧监督系统,既有利于纪检部门与民众迅速掌握相关事件,也有利于在出现损害营商环境问题后展开事件调查、理清背后逻辑。同时,深挖“小线索”背后的大问题、“小反映”背后的大背景是纪检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被举报的行为,必须深入调查取证,还原事件真相,维护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二)激发群众监督意识,构建全面监控体系
纪检监察工作中群众最有发言权,群众是各部门与领导工作有效性的直接感受者,也是纪委监委工作的调研重心。但是就营商环境而言,群众“监督难”“中梗阻”的问题也长期存在。部分违纪者面对从商者懒政怠政,吃拿卡要,总有着“捞油水”的念头。必须激发民众的维权和监督意识,通过行政监督和群众监督共同发力,构筑营商环境的全面健康体系,防范官商关系的潜在风险。
(三)坚定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党的顶层设计
呼和浩特市取得营商环境突出成果的一大优势即是坚定党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全面领导。一方面,呼和浩特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市委相关要求。由市人大通过了《呼和浩特市人民代表大会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定》。另一方面,纪委监委的严格监督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强力保障。